開局關系全局,起步決定後勢。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學校奮鬥博士學位授予單位進入“考核期”的第一年。回顧“上半場”,全校上下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爲契機,以推進巡視整改爲抓手,堅持真抓實幹,持續深化改革,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面對這份“成績單”,我們既深感喜悅,又倍感壓力。站在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建設的全局,以未來五年作爲時間尺度來看,我們還有大量工作需要深入推進,這就需要全校上下乘勢而上搶占“窗口期”,全力以赴沖刺“下半場”,紮實推進各項重點工作,力求關鍵任務目標的再突破。
學校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本科招生生源質量持續向好,錄取本一生源人數達1180人;新增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研究生招生規模持續擴大,同時新增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國家級科研項目立項取得曆史性突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2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學校與南京大學等共建的“濱海鹽沼濕地生態與資源重點實驗室”獲批,填補了江蘇海洋方面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的空白;大學科技園被科技部、教育部認定爲國家大學科技園,生物醫藥産業學院獲批省級重點建設産業學院;學校與烏克蘭馬卡洛夫國立造船大學共建馬卡洛夫海洋工程學院獲得批准,首屆本科生即將入校學習……這一項項突破和提升,充分說明學校在全面調整優化總體布局的基礎上,事業高質量發展邁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
這是來之不易的“完美開局”。今年以来,学校面对外部环境的压力和疫情防控的重任,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十分繁重。基于此,我们在专业建设、科研项目、平台建设、國際合作等方面收获硕果,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成之惟艰,离不开学校党委对全年工作所作的全面擘画,离不开全校上下凝心聚力、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攻坚克难。这份“成绩单”不仅让全校上下倍长信心、倍增动力,而且打开了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让学校“十四五”开局有一个“完美亮相”。
這是黨史學習教育的“中期驗收”。“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落腳點在于“力行”。檢驗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效,其標准也在于是否能夠真正推動學校事業發展。半年多來,全校上下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有序推進“六專題一實踐”各項工作,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向縱深發展。這份沈甸甸的成績單,是對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一次“中期驗收”,彰顯了黨史學習教育在促進改革、解決問題、推動學校發展等方面取得了紮實成效。
把准方向,凝心聚力,實現關鍵任務目標再突破
方向對,就能行穩致遠。當前,學校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面對發展大局和事業全局,要推動學校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強黨對學校的全面領導,發揮學校黨委作爲統攬全局、把航定向的領導核心作用。近年來,學校以高質量黨建推動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事實也充分說明,黨的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學校事業行穩致遠的最大底氣。我們必須始終堅持黨對學校事業的全面領導,進一步健全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工作機制,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並將之全方位貫穿到辦學治校的全過程。
幹勁足,就能無往不勝。學校確定的各項發展目標,既是“任務書”“時間表”,也是倒逼執行力。這需要全校上下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學校黨委的決策部署上來,把力量和智慧彙聚到內涵建設的火熱實踐中去,把外部壓力轉化爲實實在在的幹勁。無論是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建設的這根“硬骨頭”,還是省委巡視整改、學科專業結構調整、人事制度改革等必經的“婁山關”,都需要全校上下踐行“躬身入局”的擔當作爲,凝聚“高效聯動”的工作合力,保持“一抓到底”的工作韌勁。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紮實推動各項任務落實,實現各個領域的跨越發展。
方法對,就能事半功倍。“整體提升+重點突破”,是描述學校當前發展態勢的兩大關鍵詞,也是推進學校各項工作的方法路徑。重要領域關系到學校發展大局,是工作的重中之重;關鍵環節關系到發展成效,是工作的有力支點。從去年開始,學校黨委對年度工作進行部署安排的時候,采取了“整體提升+重點突破”的辦法。當前學校各項事業穩步提升的成績,說明這個思路是有效的。我們要繼續抓好全年工作的重要領域、關鍵環節,牽住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要瞄准黨委確定的十項工作,更加聚焦短板弱項,更加聚焦瓶頸難題,更加聚焦差距不足,在關鍵點上發力,力爭形成“一子落而滿盤活”的良好局面。
發展之路無坦途,風物長宜放眼量。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建設預示著一個新的時間窗口,未來可期,然而征途注定是愈進愈難,必然是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累累碩果,凝結著全校上下實幹者的心血和汗水,雖來之不易,但事實充分證明,只要我們滿懷信心、不懈奮鬥,我們是完全可以做到,接續奮鬥的我們一定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