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 2021年11月13日 7版

今年以來,江蘇海洋大學充分發揮涉海學科的人才和科研優勢,聚焦鄉村振興,圍繞科技富漁爲民服務,積極開展“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與深化“我爲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有機融合、一體推進,通過打造“一訪一研一産業”的“三個一”科技助漁新模式,助力紫菜養殖群衆增收致富,推進全省紫菜養殖産業高質發展。
想在一起:深入養殖一線走訪調研“精准把脈”
連雲港市連雲區高公島街道是江蘇省條斑紫菜生産重點區域,江蘇海洋大學先後派出海洋科學與水産學院10余位博士教授組成科技鎮長團,連續8年接力挂職高公島街道,助力該區域紫菜養殖。今年6月,爲給紫菜養殖業發展“精准把脈”,博士教授們曆時2個月,實地走訪調研了街道及所屬3個村,深入20多家企業開展詳細調研,系統掌握了當地紫菜養殖産業整體狀況、優勢和産業調整方向。他們結合江蘇省紫菜産業狀況和海洋生態環境的現實情況,撰寫完成《關于持續推進我省紫菜産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等系列報告,爲高公島紫菜産業健康有序發展理清了思路,解決了困擾該街道衆多紫菜養殖戶的一大“心病”。
干在一起:推动産學研合作为企业发展牵线搭桥
博士教授們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主動對接政府、企業、行業資源,緊密圍繞科技、人才和産業等,梳理紫菜養殖産業面臨的共性技術難題和發展瓶頸,精准匹配行業和領域內專家與企業牽手合作。通過牽線搭橋,江蘇海洋大學與中萱(連雲港)食品有限公司共同申報了省科技廳蘇北科技專項“連雲港海域貝藻間養關鍵技術開發及集成”項目,得到立項並順利實施。“海藻場建”海洋生態修複項目在高公島順利落地,“壇紫菜的引種與養殖技術研究項目”完成對接,兩項共爭取項目資金240余萬。協助高公島4家企業完成科技型企業申報,指導致富能手完成兩項蘇北科技專項申報。
同甘共苦:以科技精准服務爲漁業發展排憂解難
博士教授們還充分發揮高校科研優勢,定期爲養殖戶開展技術指導、咨詢服務和從業人員培訓,以科技精准服務爲産業發展排憂解難。得知數家紫菜加工企業被網簾堆放發酵而用海水沖洗造成海域汙染這個問題所困擾,他們聯合學院專家教授成立研究小組,研制快速發酵劑,利用微藻處理紫菜加工過程中産生的廢水處理,一舉解決了困擾養殖戶多年的問題。得知紫菜産業遭遇赤潮爆發問題和冬季溫度異常引發老黃菜問題,博士教授們邀請江蘇省現代農業(紫菜)産業技術體系環境監測與病害防控創新團隊的專家,針對上述問題進行系統研究,提出應對措施,大大降低了産業損失,得到當地幹部群衆的一致“點贊”。(通訊員: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