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 | 辦公網 | 統一信息門戶 | 辦公電話 | 工作流程 | 電子郵件
学生 教师 校友 考生 访客
大學論壇
當前位置: 首頁>>大學論壇>>正文
好教師與好課堂
2015-09-21 10:58   教育创新研究院   (點擊: )
分享到:

隨著課改的深化,關于“好教師、好課堂”的標准也開始發生變化。

比如好課堂,傳統的概念中,好課堂是安靜的、有秩序的,每個學生都在埋頭認真學習;比如好教師,有人說,好教師一定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一定要善于表達,“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

真的是這樣嗎?美國教育家哈·曼說:“那些不設法勾起學生求知欲望的教學,正如同錘打著一塊冰冷的生鐵。”因此,好教師一定要具有善于點燃和激勵學生的藝術。

確切地說,新時期的好教師應該做學生的思想領袖,給學生以美好的願景;好教師應該是導演,善于運用組織策劃來點燃、發動學生學習、體驗、探究;好教師應該是教練,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尋找答案,爲學生的學習提供支持,而非包辦學生學習的人。在課堂上,好教師應堅持做到“三不講”,即沒有自學的不要講,沒有討論的不要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要講。這可以作爲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在課堂堅守的底線。

好教師可以成就好課堂。好課堂一定是相信學生、解放學生、依靠學生、發展學生、成就學生的課堂。好課堂應該是求真的課堂,即學情調查要真,教師可以根據真實的學情適時調整課堂計劃;暴露的問題要真,求真的課堂是動態生成的課堂,不是作秀的課堂,也不是虛假的課堂;課堂點撥要真,針對學生適時反饋的信息,教師可以更好地把握重難點和易錯點;自主學習要真,求真的課堂要真正關注學生,讓學習真正發生在學生身上。

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是在失去對教師的依賴之後,逐漸培養起來的。過去的課堂,從根本上說,學生對教師有過多的依賴。教師不自覺地偏“教”而輕“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進退之道”,是要求教師“有所爲有所不爲”,“有所爲”的地方就是自己應該“進”的地方,“有所不爲”的地方就是自己應該“退”的地方。而課堂教學改革最大的阻力可能正在于教師不願意抛棄固有的習慣。所以,有人說“課改最難改的是習慣”。

好課堂必然保持有效的互動,互動式教學可以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利用課堂時間,讓課堂由單向“灌輸”轉爲雙向“對話”和“互動”。師生在“對話”和“互動”中形成思想與情感的交流,彼此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變成一種動態的、生動的、發展的、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

課堂教學的目的是什麽?正是爲了改進、優化、提升,爲了回歸教學的本質、教育的本質,切實關注學生的生命狀態,使教學活動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更符合學科特點,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好教師要做的則是,進一步堅持學情主導,尊重學生差異,落實因材施教,讓課堂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夠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

(来源:中国教师报 高祖东 关磊)

關閉窗口

Copyright ? 2006-2021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招生咨詢電話:(0518)80307598
江苏海洋大学办公室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 电话:0518-85895000   邮编:222005